大清最後的希望──北洋艦隊:從籌建、訓練到甲午戰爭的歷史剖析,十九世紀末海軍力量的興衰軌跡

    大清最後的希望──北洋艦隊:從籌建、訓練到甲午戰爭的歷史剖析,十九世紀末海軍力量的興衰軌跡
    繁體中文版

    作者:
    其章 戚
    出版社:
    複刻文化
    出版日期:
    07/02/2025
    EAN:
    9786264281645
    庫存量:
    購買後立刻進貨
    原價:
    $30.00
    采風價:
    $25.50
    +
    -
    加入購物車
    艦隊編制、指揮體系、戰術運用……
    結合政治結構與軍事制度,檢視海軍覆敗的根本原因
    以史料考證解析北洋艦隊自建制、訓練至作戰覆亡的過程

      【再現北洋艦隊興衰歷程】
      本書透過縝密的史料梳理與深入的分析,完整呈現清末北洋艦隊自籌建、成軍、發展到最終覆沒的歷史過程。全書依時間與主題編排,涵蓋艦隊的建軍背景、編制體系、教育訓練、軍事據點、裝備水準及三場關鍵戰役:豐島海戰、黃海海戰與威海衛之戰,層層遞進,條理清晰,是目前最為詳實的北洋艦隊研究專著之一。

      【結合豐富史料與客觀視角】
      本書廣泛引用第一手歷史資料,如奏摺、檔案、公文、日誌與外國史料,同時吸納近現代學術成果,結構縝密、考據嚴謹。作者以客觀辯證的歷史視角,評析北洋艦隊所處的時代環境、技術條件與制度限制,既不盲目推崇也不全盤否定,對人物與事件皆能「實事求是」,尤以對丁汝昌、劉步蟾、鄧世昌等愛國將領的評價兼顧忠誠與作戰表現,避免過度英雄化或簡化歷史。

      【晚清海軍體制困局與國防失策】
      本書深入揭示了北洋艦隊失敗背後的體制性根源。雖艦隊在西元1880年代曾位居東亞海軍之首,但由於戰略目標不明確、指揮結構分散、軍紀鬆弛、財政支持中斷(如海軍經費被挪用修建頤和園)、戰略態度消極(避戰保船)等問題,最終導致覆滅。作者並未將失敗歸咎於單一人物,而是將北洋艦隊的覆亡視為晚清政治結構與對外戰略錯誤的總體反映。

      【融合戰術分析與人物描寫】
      本書在戰史敘述上展現高度專業性,針對北洋艦隊的艦種結構、火力配置、戰術部署與作戰實況進行詳盡分析,特別是在豐島與黃海兩役中,對雙方軍力對比、戰術運用、陣型轉換等均有深入探討。對於艦隊核心將領如丁汝昌、劉步蟾、鄧世昌等,作者著重其在戰爭決策與執行中的角色與表現,並從制度背景與軍事專業角度加以定位與評析。

    本書特色

      本書以嚴謹的歷史考據詳實記述北洋艦隊從籌建、發展至覆沒的全過程,揭示晚清海軍近代化的嘗試與限度。全書以制度編制、軍事訓練、裝備建設、戰役經過與人事任命為核心,融合人物評述與戰略分析,突出丁汝昌、劉步蟾等人的忠勇形象,闡述海軍興衰背後的體制性困局,是研究晚清軍事與甲午戰爭不可或缺的權威之作。

    顧客評論: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