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禍為福所倚,百年力與命相持
飲冰室的誕生,承載一生的志業
回到中國的梁啟超,在「飲冰室」中構築政治的理想,
策動護國運動、聲討「辮子軍」,與康有為共舉改良變法之旗,
在急劇變化的大環境面前,梁啟超以溫和、不帶革命色彩的方針,引領新時代的變革……
在成功裡頭感覺趣味,更在失敗裡也找到趣味
不管是和泰戈爾、徐志摩等人交流、倡導新思潮,還是與胡適等學者共同構築現代中國的知識體系,在政治上追逐理想的同時,梁啟超也不忘學術上的研究、分享和著述,「我以為:凡人必常常生活於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
是教育者,教人做人,也是慈父,言傳身教
無論是清華園中的講壇,還是病榻之上的書案,他始終堅信教育是國家的希望,而在家庭及孩子面前,他從不擺出「嚴父」的臉孔,凡事都與孩子平等、民主地相處,在書信中可以看見他與孩子們傳達處世的思想和觀念……
自一九一五年搬進天津舊居,到一九二九年病危離世,
「梁啟超在飲冰室」度過十四個寒暑,
他的政治活動、學術思想和生活日常,寫就了他輝煌璀璨的一生……
飲冰室的誕生,承載一生的志業
回到中國的梁啟超,在「飲冰室」中構築政治的理想,
策動護國運動、聲討「辮子軍」,與康有為共舉改良變法之旗,
在急劇變化的大環境面前,梁啟超以溫和、不帶革命色彩的方針,引領新時代的變革……
在成功裡頭感覺趣味,更在失敗裡也找到趣味
不管是和泰戈爾、徐志摩等人交流、倡導新思潮,還是與胡適等學者共同構築現代中國的知識體系,在政治上追逐理想的同時,梁啟超也不忘學術上的研究、分享和著述,「我以為:凡人必常常生活於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
是教育者,教人做人,也是慈父,言傳身教
無論是清華園中的講壇,還是病榻之上的書案,他始終堅信教育是國家的希望,而在家庭及孩子面前,他從不擺出「嚴父」的臉孔,凡事都與孩子平等、民主地相處,在書信中可以看見他與孩子們傳達處世的思想和觀念……
自一九一五年搬進天津舊居,到一九二九年病危離世,
「梁啟超在飲冰室」度過十四個寒暑,
他的政治活動、學術思想和生活日常,寫就了他輝煌璀璨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