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如何締造?地圖知道: 世界為何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

    歷史如何締造?地圖知道: 世界為何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
    繁體中文版

    作者:
    伊藤敏
    出版社:
    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
    11/26/2025
    EAN:
    9786267762776
    庫存量:
    購買後立刻進貨
    原價:
    $43.20
    采風價:
    $36.70
    +
    -
    加入購物車
      日本亞馬遜地理與歷史類暢銷排行榜!

      ◎「條條大路通羅馬」,這不是勵志語,而是羅馬帝國強盛的主因。
      ◎隋朝因開鑿運河加速滅亡,宋朝卻利用運河成為經濟大國。差別在哪裡?
      ◎法國如果沒有興建蘇伊士運河,英國只能是英國,無法成為大英帝國。
      ◎東歐八國很難記?地圖上這些國家剛好排成一直線,就像對抗俄國的防波堤。

      歷史是諸多事件的堆疊,想說清楚只能靠硬記?
      被譽為「地圖鬼神」,在日本四大補習班「代代木研討會」
      教授世界史的名師伊藤敏認為,
      人類歷史就是各種形式的移動,例如遷徙、貿易、外交、戰爭等,
      但光靠文字很難理解人類如何「移動」、更遑論記住。

      搭配地圖一起看,紛至沓來毫無頭緒的各個事件,就會變成精采故事。

      問題是,「課本或講義上也有很多地圖,但我還是記不住……。」
      那是因為多數地圖的訊息量都太多,沒有「重點」。
      作者因此自製近百張地圖,告訴讀者世界為何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

      ◎河流孕育了文明,交通壯大了國家,關鍵都是「移動」

      .人往河流聚集,所以村落總聚在河邊,但為何只有巴比倫能發展成王朝?
      因為它剛好在兩河流域交通要衝,輕鬆匯集人流跟財富。

      .「條條大路通羅馬」不是勵志語,而是羅馬統一地中海後的真實情況。
      早在羅馬帝國之前,阿契美尼德王朝、中國漢朝等古代帝國,
      擴展版圖的第一件事,就是整備道路,以便統治附屬國。
     
      ◎絲路、海路,加速了亞洲貿易

      .隋朝為促進經濟發展興建運河,卻因國力耗損嚴重,無法享受繁榮;
      宋朝活用運河,將中國各地產品出口到海外,進而成為經濟強國。

      .蒙古帝國除了統治三條絲路,建立歐亞龐大貿易網外,
      還整備驛站制度,加速商業往來,活絡了「三流」:人流、物流與金流。

      ◎大航海時代,全球商業的開端

      .十五世紀,義大利壟斷香料,歐洲各國只好向外「移動」尋找香料產地,
      葡萄牙、西班牙位於在西端半島,很難向內移動,
      所以最先投入遠航,卻意外開啟大航海時代。

      .十六世紀的西班牙,地理位置不便運輸,
      便將商品送至面向北海的荷蘭(當時屬西班牙領地),和其他國家交易,
      財富因此集中荷蘭,甚至讓荷蘭以富建國。

      如果法國沒有開通蘇伊士運河,縮短從歐洲到亞洲的航程,
      英國只能是英國,無法成為占領這麼多殖民地的大英帝國。

      世界為何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
      拿出本書的地圖,理解人類的各種移動,
      歷史的來龍去脈腦補出動畫,趣味盎然。

    名人推薦

      「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粉專創辦人/江仲淵
      閱讀人社群主編/鄭俊德
      地理及國際情勢臉書粉專/巫師地理

     

    顧客評論: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