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為什麼會衰敗:條條死路通羅馬,關於西方政治社會的再思考
    繁體中文版

    作者:
    彼得 希瑟
    出版社:
    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
    04/01/2025
    EAN:
    9786267509388
    庫存量:
    購買後立刻進貨
    原價:
    $36.00
    采風價:
    $30.60
    +
    -
    加入購物車
    羅馬版《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跨越1500年的比較歷史研究
    條條「死」路通羅馬?
    本書將告訴你歐美世界的原型設定
    就是西方國家之所以失敗的根源!

      在打開本書前,您需要先知道幾件事:
      ➢5世紀的羅馬帝國與21世紀的西方國家,是一對相像的孿生兄弟
      ➢今天的「新羅馬史研究」可以打破三觀,給我們全新的反思角度
      ➢「蠻族入侵」vs.「移民問題」,在保守派眼中,移民就是現代的「蠻族」
      ➢當西方國家遭遇內部中心衰弱、外部強權崛起時,十字路口該如何向前?

      羅馬帝國,二千年來始終是西方國家在審視自我時的原型,羅馬帝國的衰亡也是諸多歷史學者關心的課題。關於羅馬帝國為何崩潰,過往常見的說法源於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吉朋認為羅馬帝國從打開邊境,讓基督徒、哥德人、汪達爾人進入帝國後,這些外來族群就有如病毒一般侵蝕宿主,羅馬帝國自此就走上由內而外崩解的末路。也因此,當現代西方國家在面對類似的移民問題時,往往也會吸取羅馬的「教訓」,進而控制邊界、管制移民。

      但本書兩位作者希瑟及拉普利認為,以羅馬的案例而言,帝國的解體不應歸咎於外來族群,而是因為在帝國的經濟與政治勢力向外緣地區擴張時,促成新的邊境聯盟、新的移民,以及區域衝突,進而削弱了帝國中心的實力。此外,新崛起的波斯也成為羅馬的競爭對手,更讓已經衰弱的羅馬感到非常大的壓力。

      回到今天,兩位作者認為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現代西方,當工業化的西方經歷過快速的經濟成長,積極向外推動西方的經濟體制(全球化)、政治體制(民主),現代西方也有如古代羅馬一般,正面臨帝國邊緣日益強大,帝國中心卻日漸衰弱的窘境,自此我們就會問:現代西方會不會像羅馬帝國一樣,走向衰亡的末日呢?

      雖然經濟成長率停滯、人口衰退、新興區域強權崛起、移民問題,以及如古波斯一般的中國崛起,都預示西方世界的衰弱,但兩位作者認為,西方國家唯有誠實面對過往的霸權已是過往雲煙,西方不能也不該再試圖掌握世界秩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防止西方走向帝國末路。

    顧客評論: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