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大石頭,再見小樟樹

    再見大石頭,再見小樟樹
    繁體中文版

    作者:
    貓魚
    出版社:
    玉山社
    出版日期:
    10/28/2025
    EAN:
    9786267608548
    庫存量:
    購買後立刻進貨
    原價:
    $31.20
    采風價:
    $26.50
    +
    -
    加入購物車
    「家」是什麼?「返回」的起點又在哪裡?

    男孩、石頭、樹木,一本書、四個故事;

    再見,也是再次相見。

    在回家的路上,探索萬物的時間尺度,感受自然動靜

     

    大風吹、雨在下,

    大石頭滾落山了!

    小樟樹好著急。

     

    滾啊滾、搖啊搖,

    大石頭頭昏腦脹睡一覺,

    一百年過去了──

     

    我的好朋友,你過得好嗎?

    不知道為什麼,真想要再見到你呀!

    如果再見到面的話,

    你認得出我嗎?還記得我嗎?

    我長得跟以前不一樣了……

     

      玉山社.星月書房與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新年度出版企畫,邀請擁有海內外豐富獎項與創作資歷的作者貓魚、吳欣芷拜訪大溪,透過她們細膩的觀察和感受,完成兩本精彩作品。在兩冊故事磚紅與湛藍的兩種主色調、別具一格的美麗圖像和淺白輕快的文字交織輝映,娓娓道來島嶼土地與人的情感互動獨特的文化風貌。

     

      貓魚擔綱創作、適合4歲以上閱讀的《再見大石頭,再見小樟樹》,採用雙面故事的特殊設計,從一條溪河的起源順流而下,也自溪河的出海口溯源而上,娓娓道來一對好友樟樹和石頭,因自然環境變動而分離,經歷過漫長歲月,又因一次意外而再次遇見彼此。

     

      大漢溪,從新竹縣尖石鄉內一抹涓涓細流,逐步匯聚成為一條帶動桃園台地發展的母親河,但她從未止步於任何行政區疆界,而在漫漫歲月間穿梭過不同依山傍水而生的叢叢聚落,流往今日淡水海岸,通向汪洋大海。在溪流長達萬年歷史中,石頭的沉睡與樹木的茁壯不過是一陣漣漪,人類的生老病死更是眨眼一瞬,與溪流同等恆久的應該就是以無形姿態留在世上的眾生記憶吧。

     

      這本書也是,雖從大漢溪與淡水河相連的平凡水文關係出發,實則已從地理空間脫逸,讓我們的步伐慢下來,氣息吐納緩過,想像潛伏在地面之下的潺潺河流,是如何在透明清澈的水紋裡勾勒出人群的過去、現在、未來。

     

      「我們從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兩次。」──在哲思無限的雙視角裡,引發我們對自然動靜的好奇,也勾勒出我們對「家」的想像藍圖和真實意義。

     

    本書特色

     

      ⬤雙面故事設計,好玩又充滿愛,觸發對自然的好奇,與對生命的思考。

      ⬤從地方人物出發映照我們的生活日常,在水文地理的概念中,重新思考「家」的意義。

    顧客評論:


    此作者的其他作品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