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平濠記:謀略、膽識、心學,王陽明平叛寧王的真實紀實

    王陽明平濠記:謀略、膽識、心學,王陽明平叛寧王的真實紀實
    繁體中文版

    作者:
    徐泉華
    出版社:
    複刻文化
    出版日期:
    05/14/2025
    EAN:
    9786264281294
    庫存量:
    購買後立刻進貨
    原價:
    $31.90
    采風價:
    $27.10
    +
    -
    加入購物車
    在風雲詭譎的明朝正德年間,
    寧王朱宸濠舉兵叛亂,劍指南京,天下動盪。

    然而,王陽明憑藉非凡智慧,僅率四萬兵力,
    便在三十五日內平定亂事,創造軍事史奇蹟……

      ▎朱宸濠提前起事,孫德成嚴詞斥責

      王陽明如果早動身幾天,在朱宸濠生日那天前來慶賀,或者今天一同參加答謝宴會,那之後明朝的歷史可能就要改寫了。

      然而王陽明畢竟沒有進入寧王府,歷史當然也不可能有假設。

      王陽明的計議謀慮之深奧,才具氣概之遠大,不是通常的情理所能測識到的。司馬遷曾經說過: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異也。

      所以,當寧王朱宸濠聘請王陽明去講學,王陽明假裝不拒絕,派了自己的弟子冀元亨去。不拒絕他,就是為了等待機會有所作為。讓寧王當時積儲糧食,訓練士兵,寧可不讓寧王產生懷疑,而使他增加罪孽。

      ▎武宗大怒抄錢寧,陽明真情感北軍

      張永對託病在淨慈寺的王陽明說,根據目前的形勢,你還是去江西為上策。王陽明認為張永說得對,就再返江西。

      王陽明回到南昌,許泰、張忠等已先到。太監張忠等懷恨王陽明沒有把朱宸濠交給他們,因此縱容北軍侮辱王陽明,有人直呼王陽明的名,進行謾罵。

      王陽明不但不被他們的言行所激怒,而且越加撫慰優待他們。有人病了給藥,有人死了給棺材,在道路上遇到有人死去,一定停車慰問很久才離開。

      北軍說「還是王都堂愛我們」,因此再沒有侮辱王陽明的人了。

      ▎武宗移駕入皇宮,陽明始揭致良知

      王陽明對弟子說:「世上的君子,只要致力於追求其良知,則自然能明辨是非,區分善惡,視人猶己,視國猶家,而與天地萬物為一體了,這樣要讓天下不安定,也不可能了。」

      王陽明的學說,發展和創新了儒學新的高峰──程朱理學。學說的四個分支──性即理說、知行合一說、致良知說、萬物一體說、互相連繫,有機結合,形成系統而完整的思想體系,其間用「心」一以貫之。心即性,性即理。研究的對象,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也就是社會倫理道德。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十一月二十五日,越過梅嶺,到達南安。上船時,南安推官、門人周積來看望先生。王陽明坐起,咳喘不已。慢慢地說:「近來講學如何?」

      周積以政務的事情予以回答。接著就問:「病情如何?」
      王陽明說:「病勢非常嚴重,未死,只是一口氣罷了。」
      周積退出,請大夫來診斷,開藥方。
      二十八日晚,船靠岸停泊,王陽明問:「何地?」
      陪伴的人說:「青龍鋪。」
      第二天,先生召周積進入。過了好久,張開眼睛說:「我去矣!」
      周積哭著,眼淚紛紛落下,問:「有什麼遺言?」
      王陽明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不一會兒,瞑目而逝。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部記錄明代正德年間寧王之亂的歷史紀實作品,無任何虛構人物或情節,完全取材於地方志、奏疏、詩文。書中詳細描繪王陽明如何以寡敵眾,憑藉高超軍事才能與智謀,迅速平定叛亂,並融入其「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心學思想,使軍事行動與儒家哲學相結合。
     

    顧客評論: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