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視界,重新發現歷史的內在邏輯
長時間軸串聯因果,大歷史觀洞見未來
●重讀黃仁宇,透過明朝財政體制,剖析中國資本主義的歷史脈絡
●在全球經濟變局中,探索傳統與現代的交融,思考中國經濟的發展
●從「數目字管理」到數位金融,揭示中國經濟體制變遷的深遠影響
●重新審視中國資本主義的可能道路,了解東西方發展的軌跡與異同
黃仁宇的《放寬歷史的視界》拓展「大歷史觀」的深度與廣度,透過長時間、遠距離、寬視界的分析,重新檢視歷史事件,使看似零散、不合理的過去得以聯繫成有機的整體,展現歷史內在的邏輯與必然性。
本書以明朝的財政體制為切入點,剖析傳統中國在「數目字管理」不足的情況下,如何影響資本主義的萌芽與發展。黃仁宇認為,明代的賦役制度、經濟政策與治理模式,決定了中國近代以來的發展方向,並與西方在資本主義興起時期的經驗形成鮮明對比。
從軍旅生涯到美國學術之路,黃仁宇憑藉親身經驗與東西方文化交融的視角,超越傳統歷史書寫的局限,提出獨到的見解。他認為,歷史不應只是片段的敘述,而應從更高的層次理解結構與趨勢。本書不僅是對歷史的新詮釋,更是對當代世界的深刻省思,引領讀者站在更高的維度,重新審視歷史與現實的關聯。
在今日全球經濟局勢快速變動之際,中國的市場化改革與全球化進程持續深化,數位金融、企業治理、政府調控等問題備受關注。本書不僅幫助我們理解中國經濟體制的歷史根源,更能引導讀者思考,在當代語境下如何突破傳統框架,面對全球資本主義挑戰。
▍【聯經出版.黃仁宇文集】
01.《萬曆十五年:一個無關緊要的年分》
02.《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
03.《明代的漕運,1368-1644》
04.《中國大歷史》
05.《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
06.《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
07.《放寬歷史的視界》
08.《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09.《地北天南敘古今》
10.《關係千萬重》
11.《大歷史不會萎縮》
12.《黃仁宇的大歷史觀》
13.《緬北之戰》
14.《長沙白茉莉》
15.《汴京殘夢》
16.《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
長時間軸串聯因果,大歷史觀洞見未來
●重讀黃仁宇,透過明朝財政體制,剖析中國資本主義的歷史脈絡
●在全球經濟變局中,探索傳統與現代的交融,思考中國經濟的發展
●從「數目字管理」到數位金融,揭示中國經濟體制變遷的深遠影響
●重新審視中國資本主義的可能道路,了解東西方發展的軌跡與異同
黃仁宇的《放寬歷史的視界》拓展「大歷史觀」的深度與廣度,透過長時間、遠距離、寬視界的分析,重新檢視歷史事件,使看似零散、不合理的過去得以聯繫成有機的整體,展現歷史內在的邏輯與必然性。
本書以明朝的財政體制為切入點,剖析傳統中國在「數目字管理」不足的情況下,如何影響資本主義的萌芽與發展。黃仁宇認為,明代的賦役制度、經濟政策與治理模式,決定了中國近代以來的發展方向,並與西方在資本主義興起時期的經驗形成鮮明對比。
從軍旅生涯到美國學術之路,黃仁宇憑藉親身經驗與東西方文化交融的視角,超越傳統歷史書寫的局限,提出獨到的見解。他認為,歷史不應只是片段的敘述,而應從更高的層次理解結構與趨勢。本書不僅是對歷史的新詮釋,更是對當代世界的深刻省思,引領讀者站在更高的維度,重新審視歷史與現實的關聯。
在今日全球經濟局勢快速變動之際,中國的市場化改革與全球化進程持續深化,數位金融、企業治理、政府調控等問題備受關注。本書不僅幫助我們理解中國經濟體制的歷史根源,更能引導讀者思考,在當代語境下如何突破傳統框架,面對全球資本主義挑戰。
▍【聯經出版.黃仁宇文集】
01.《萬曆十五年:一個無關緊要的年分》
02.《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
03.《明代的漕運,1368-1644》
04.《中國大歷史》
05.《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
06.《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
07.《放寬歷史的視界》
08.《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09.《地北天南敘古今》
10.《關係千萬重》
11.《大歷史不會萎縮》
12.《黃仁宇的大歷史觀》
13.《緬北之戰》
14.《長沙白茉莉》
15.《汴京殘夢》
16.《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