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魔偶攜來之物

    如魔偶攜來之物
    繁體中文版

    作者:
    三津田信三
    出版社:
    瑞昇文化
    出版日期:
    11/27/2021
    EAN:
    9789864015221
    庫存量:
    購買後立刻進貨
    原價:
    $41.60
    采風價:
    $35.40
    +
    -
    加入購物車
    刻有奇妙紋樣的古董────魔偶,
    相傳會為持有者同時帶來「福氣」與「災禍」。
    從大學畢業後已經邁入第三年的刀城言耶聽到這項傳聞,
    便造訪了這座位於武藏茶鄉的宅邸。
    迎接他的,是對魔偶抱有興趣的人們,以及結構奇特的卍堂……

    明知道會帶來相當嚴重的災厄,
    為何追尋魔偶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呢……

      戰敗氣氛依舊濃厚的東京,
      四個懸疑詭譎的謎團即將朝著初出茅廬的作家迎面襲來。

      外表看起來就是個端正好青年,
      但只要聽到民俗怪談就興奮到失控,讓人難以招架。
      巧妙驅使懸疑與奇詭要素的名家•三津田信三,為各位獻上筆下最知名的怪奇幻想作家「刀城言耶」系列第三部短篇集!


      【各篇劇情大綱】

      〈如妖服割裂之物〉   
      谷志津子寄宿幫傭的砂村家是一處奇怪的宅邸。在砂村家的土地範圍內,位於中間的區域卻分租給服部家與島豆家兩戶不同的人家,因此區隔出位於坡道上的「上砂村家」以及坡道下的「下砂村家」。分住兩頭的剛義與剛毅兄弟不僅感情不睦,還因為比起親生子,兄弟的孩子反倒更受自己親睞,因而發展出兩人的兒子分別與叔伯同住的奇妙生活關係。

      某日,不幸的災禍降臨在砂村家,而凶器竟然是……

      〈如巫死復甦之物〉    
      在位於山區的節織村中,巫子見家代代皆為村子裡最大的地主。戰爭時,巫子見家的次男不二生平安返鄉。但是從戰場上生還歸來的不二生,心性卻有了極大的轉變。他透過悟道產生了新的信仰思維,並與信奉此道之人一同組成了聚落「富士見村」。

      有一天,因為一場警方的搜捕行動,才讓外人得知了村內的情況。而不二生竟從被警方與節織村青年團監視的富士見村消失了。唯一能探詢線索的管道,就是那分別遵循「不說話」、「不目視」、「不聽聞」、「只能用單手」、「不行走」、「不露臉」等戒律的女性信徒……

      〈如獸家吸魂之物〉    
      「獸家」,流傳於禁野地方的家屋怪異傳說。會出現在迷失於深山裡的旅人面前,吸取過夜旅人的精氣,使其變得病懨懨,或是一回家就死於非命。房子每次的大小及外觀都不一樣,就算僥倖逃過一劫,也可能再次遇上,所以絕不能掉以輕心。

      國立世界民族學研究所的教授本宮武在閱讀了友人提供的「揹工」離奇體驗後,又在跟記者枇枇木悟朗閒聊時聽到了類似的故事。在枇枇木的追蹤調查下,又找到了一名曾造訪獸家的人物。

      一個是迷路、想找尋留宿地點的山中揹工;一個是為了探訪奇特建築而入山的大學生;一個是被帶入山中的新興宗教宅邸的投資客。三個背景迥異的人,卻在不同的時間點進入了疑似獸家的建築物,目睹了不可思議的現象。造成山中獸家神秘體驗的真相究竟是……

      〈如魔偶攜來之物〉    
      「啊,對了,其實我有個老師應該會喜歡的故事。」

      這名突然上門拜訪的怪想舍編輯祖父江偲口若懸河地對刀城言耶說起一則傳聞。據說只要持有名為「魔偶」的土偶,就能為自己帶來好運,然而隨即而來的代價,卻會遠遠超過持有者所獲得的利益。

      「禍福相倚」,應該沒有其他詞彙更適合用來形容如此神秘的現象吧。然而,實際上比起魔偶帶來的「福」,隨後而至的「禍」還更為慘烈。「禍」不僅完全把「福」給吞噬得一乾二淨,甚至還留下無法收拾的災厄,或許這就是魔偶的威力。

      即便如此,依然持續有人被那不可思議的力量所蠱惑,想得到魔偶的人還是前仆後繼。據說這尊魔偶目前輾轉來到武藏茶鄉的寶龜家當家幹侍郎的手中,並且安放於寶龜家腹地內那外觀格局奇特、名為「卍堂」的倉庫,隱身在眾多珍奇的收藏品之中。

      「色物團從幾個月前就看上某樣古董──我接獲了這樣的情報。而且聽說他們看上的古董還是非常特別、非常有問題的東西。」

      包含喜好怪談異聞的言耶和預先前來調查的小間井刑警在內,希望一探魔偶真面目的人們因此聚集到了寶龜家的宅邸,在那之後,事件便在結構特殊的卍堂內發生了。

      依據「四神相應」的風水理論,通往卍堂中心的四條通道分別對應著青龍、朱雀、白虎、玄武,覬覦魔偶力量而犯下罪行之人,會是從四個通道分別進入堂內的四人之一嗎?這個人和傳聞中將魔偶列為目標的盜賊組織「色物團」是否有所關聯……

    顧客評論:


    此作者的其他作品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