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讲述中国文化抗战的长篇小说。1938年至1944年期间,全国各地一千多位文化、教育和科学界人士云集桂林。在中国共产党周恩来、李克农的秘密领导下,夏衍、郭沫若、田汉、巴金、茅盾、欧阳予倩等爱国进步文化人士,“以笔为刀,以文作枪”,开展轰轰烈烈的文化抗战运动,掀起一浪又一浪的文化抗战高潮。1937年“七七事变”后,夏衍接到秘密任务,创办《救亡日报》,以文化为武器,疗救国人灵魂,创建中华民族精神堡垒。郭沫若毅然告别日本的妻子儿女,踏上归国之路,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田汉则积极组织各种文艺活动,投身西南剧展的工作,用艺术的力量凝聚人心。小说描写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任素宁目睹父母的悲惨遭遇到转身积极投入文化抗战的经历,通过一名法西斯暴力受害者的视角以及大量细致的历史情景描写,生动还原了有温度的文人抗战史,艺术再现80年前中国文化界人士和桂林民众为抗击日本侵略所经历的同仇敌忾的岁月,塑造生动鲜活的知识分子群像,展现了中国文化人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的历史担当。文化抗战孕育了中华人民伟大的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以及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放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