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論兒童教育: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帶你理解孩子的行為、情緒與內在需求

    阿德勒論兒童教育: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帶你理解孩子的行為、情緒與內在需求
    繁體中文版

    作者:
    阿德勒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
    08/09/2025
    EAN:
    9786263906068
    庫存量:
    購買後立刻進貨
    原價:
    $34.40
    采風價:
    $29.20
    +
    -
    加入購物車
    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就靠阿德勒!

    心理學的唯一目標,是讓每一個人的本質被理解。
    ——阿德勒,
    現在自我心理學之父、開創「個體心理學」之理論

    誠摯推薦

    林蕙瑛    |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資深婚姻與家庭治療專家
    李家雯(海蒂)|諮商心理師、阿德勒專業心理學院諮商心理學碩士
    連廷嘉    |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教授

    本書簡介

    每位父母、教育者都會面臨到一個難題:
    「到底應該怎麼教孩子?」

    為什麼他/她總是不聽我說話?總是和我唱反調?
    好好說、罵也罵過了,懲罰為什麼還是沒有用?
    總是莫名其妙地「裝病」......

    遇到這種難題時,只能以和孩子起衝突的方式解決嗎?
    不,當然有其他辦法。
    當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在一種迫使他們承擔雙重角色的環境中成長,
    這種角色衝突雖未必被意識察覺,卻在情感層面深刻烙印。」
    ──〈論自殺,特別是學生自殺〉

    我真的、真的沒辦法教我家的小孩,他根本不聽我說話!

    「治癒這些孩子的關鍵,在於重建他們與社會的連結。」
    ──〈難教養的兒童〉


    教育的起點不是規訓,而是理解。
    要全面認識一個人,必須「順著他走過的路來研究他」。

    本書彙集阿德勒二十多年教育與心理研究的經典之作,面對孩童的教育問題,阿德勒選擇從孩童身上找出問題的成因,那些在說謊、生病或不合作等問題的背後,使我們得以看見孩童的受傷、創傷與心理問題,隱藏著被忽略的情緒與需求。在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理論之中,他重視出生順序、家庭互動,以及孩童因過往而產生的自卑感對性格的塑造,因此他選擇以鼓勵與尊重來面對孩童,讓他們感覺到被理解,從而找到自己的生活風格與目標。
     

    顧客評論:


    此作者的其他作品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