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沒變溫柔,是我學會了不再帶著傷口愛人、為討好而付出,
我要成為自己的光,即便微弱,卻足以看清前行的路,
甚或在不經意間,為他人掌燭,一如我被別人所照亮。
付出,或許可以說是簡凌菲的一種制約反射。
老師說:「慷慨付出的人大腦容易產生催產素,可以時常感到滿足,這就是身體帶給我們的力量。」
媽媽說:「施比受更有福,可以付出的人,代表他擁有的很多,有餘裕的人才能給。」
所以,不管是家人、情人、朋友,她都盡己所能且甘之如飴地付出愛,因為愛人讓她感到滿足。
有人說她是討好型人格,最後誰都不討好;有人說她是高敏感人格,太容易產生共情;也有人說她是付出型人格,就像蠟燭,只想犧牲自己,照亮別人。
不管是什麼人格,她始終相信,只要認真對待她的日子,就能得到想要的生活;只要堅持信念不放棄,總會等來一個奮不顧身愛著自己的人。
只是,當付出被視為理所當然,換來的多只是委屈,再多心靈課程、冥想打坐都撫慰不了日漸傷痕累累的心。
偶爾她會問自己,愛人,不對嗎?
原生家庭的予取予求、感情世界的瞬間崩塌、職場生涯的前景茫茫……面對接二連三的打擊,簡凌菲突然覺得好累,她想著,算了,那些得不到的愛、討不來的在乎,就讓它們留在原地吧。她不回頭了,肩膀要留著扛起明天,僅有的光,她只用來照亮自己。
在黑暗的世界裡,幽微的光卻是那麼耀眼。當陰霾散去,在谷底獲致的溫暖又給了她相信的力量──這世界或許沒變溫柔,但人生這條路上,一直有其他微光與她同行,只是它們不聲不響,有些藏在淡淡的鼓勵裡,有些藏在主動的溫暖裡。她要成為自己的光,而回頭看去,那些靜靜守在身邊的人,也正默默為她亮著。
我要成為自己的光,即便微弱,卻足以看清前行的路,
甚或在不經意間,為他人掌燭,一如我被別人所照亮。
付出,或許可以說是簡凌菲的一種制約反射。
老師說:「慷慨付出的人大腦容易產生催產素,可以時常感到滿足,這就是身體帶給我們的力量。」
媽媽說:「施比受更有福,可以付出的人,代表他擁有的很多,有餘裕的人才能給。」
所以,不管是家人、情人、朋友,她都盡己所能且甘之如飴地付出愛,因為愛人讓她感到滿足。
有人說她是討好型人格,最後誰都不討好;有人說她是高敏感人格,太容易產生共情;也有人說她是付出型人格,就像蠟燭,只想犧牲自己,照亮別人。
不管是什麼人格,她始終相信,只要認真對待她的日子,就能得到想要的生活;只要堅持信念不放棄,總會等來一個奮不顧身愛著自己的人。
只是,當付出被視為理所當然,換來的多只是委屈,再多心靈課程、冥想打坐都撫慰不了日漸傷痕累累的心。
偶爾她會問自己,愛人,不對嗎?
原生家庭的予取予求、感情世界的瞬間崩塌、職場生涯的前景茫茫……面對接二連三的打擊,簡凌菲突然覺得好累,她想著,算了,那些得不到的愛、討不來的在乎,就讓它們留在原地吧。她不回頭了,肩膀要留著扛起明天,僅有的光,她只用來照亮自己。
在黑暗的世界裡,幽微的光卻是那麼耀眼。當陰霾散去,在谷底獲致的溫暖又給了她相信的力量──這世界或許沒變溫柔,但人生這條路上,一直有其他微光與她同行,只是它們不聲不響,有些藏在淡淡的鼓勵裡,有些藏在主動的溫暖裡。她要成為自己的光,而回頭看去,那些靜靜守在身邊的人,也正默默為她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