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隱者黃宗羲:史家風骨,布衣修史,誰在亂世執筆評王侯?

    風隱者黃宗羲:史家風骨,布衣修史,誰在亂世執筆評王侯?
    繁體中文版

    作者:
    符利群
    出版社:
    複刻文化
    出版日期:
    04/23/2025
    EAN:
    9786264280952
    庫存量:
    購買後立刻進貨
    原價:
    $38.40
    采風價:
    $32.60
    +
    -
    加入購物車
    從黃宗羲的理想與堅持,到他對《明史》的矛盾糾葛,
    再到他與康熙帝、史官及無數士子、百姓的關係,
    這是一部見證歷史巨變的傳奇──

      ▎史案遺禍
      黃氏兄弟是浙江餘姚人,父親黃尊素為萬曆進士,天啟中官御史,因彈劾閹黨魏忠賢而遇害,崇禎朝業已昭雪,為「東林七君子」之一。黃宗羲,字太沖,號南雷,別號梨洲山人,多才博學,於經史百家及詩詞、天文、算術、樂律等無不研究,尤精史學。黃宗炎,字晦木,自幼得兄長教誨,學問追隨兄長。加上三弟黃宗會,三兄弟有「浙東三黃」之稱。

      順治七年(西元1650年),黃宗炎入義士馮京第的抗清義軍,遭捕即將問死。黃宗羲從餘姚黃竹浦家中赴甬上求援,路上跑脫鞋子,以致十趾鮮血淋漓。後得老友萬泰父子、高斗魁等相救,黃宗炎死裡逃生。之後逢雨雪天,黃宗羲總會做這樣的噩夢,迄今心有餘悸。

      ▎遺卒悲聲
      高堂說那晚馮龍突發奇想要刺殺杭州八旗營將軍,說既然反不了清,殺掉這個杭州最大的韃子官也夠本了。高堂嚴厲制止了,可他最終還是莽莽撞撞地死於非命。

      數日後,他們把被扔在亂墳崗子的馮龍運到仁和縣郊外的山林。

      高堂一邊燒紙錢一邊對著墳地吼:「我們死過一回,我們從死人堆裡爬出來,就是為了活下去,活下去,活下去!你為什麼要找死,為什麼要死在我面前,為什麼……」

      一個離奇古怪的念頭,如墳前裊裊的紙灰繚繞著嚴秋毫──最大的韃子官不就是韃子皇帝嗎?那為什麼不去殺康熙?!……回過神,他為自己有如此想法而大駭,告誡自己不可胡思亂想,以免淪為又一個馮龍。也許只能像高師傅這樣,一年年麻木地活下去,直到帶著無數仇恨一起老死。

      ▎焚書
      多年前他以為難逃一死,還是活了下來。高師傅說讓他替自己好好活下去,那麼,從今往後他不只是活自己的命,還要活高師傅和馮龍師叔的命,不,加上父親的,加上……他一個人要活很多人的命。他身心一凜──無論如何也不能死,非但不能,還必須拚盡全力活下去。

      他摸了摸鋪蓋和包袱,摸到幾本書,取出一本,一看是《待訪錄》。
      他猶豫良久,把書舉到燃燒的紙錢上,火苗貪婪地舔舐紙張。
      驀然,他想起六年前破廟燒書的情景,心中大慟:為何屢屢與書有此孽緣?

      ▎風隱化安山
      「當年我創辦甬上證人書院,小有成就,亦不足以容詩書寬大之氣。唯有兼顧養士和治天下,顛倒千萬世之是非,公其是非於學校,方可恢復學校之真精神。」黃宗羲拂開一枝擋道的梅枝,枝上積雪紛落,他顫巍巍的腳堅實地邁向雪地山道,朗聲道,「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逆順,不論成敗;論萬世,不論一生。此乃我生平大願矣。」

      聲音在雪野山谷間長久迴盪,彷彿漫山遍野皆有回應。

    本書特色

      本書描寫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的坎坷一生,講述晚明知識分子在家國破碎時的抉擇與掙扎。故事以黃宗羲與康熙帝、史官及小民之間的交集為主線,探討大儒、小民與帝王的關係。

    顧客評論:


    此作者的其他作品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