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好好變老──你一定會老,但要老得自在從容!醫學博士從112個關鍵字解讀高齡人士的心理與行為邏輯,消除你對老後的恐懼與不安

    練習好好變老──你一定會老,但要老得自在從容!醫學博士從112個關鍵字解讀高齡人士的心理與行為邏輯,消除你對老後的恐懼與不安
    繁體中文版

    作者:
    佐藤眞一
    出版社:
    積木文化
    出版日期:
    04/27/2024
    EAN:
    9789864595891
    庫存量:
    購買後立刻進貨
    原價:
    $33.80
    采風價:
    $28.70
    +
    -
    加入購物車
    人生最重要的練習課──好好變老

    害怕變老嗎?對老化恐懼又不安嗎?
    從幾歲開始才算老?
    老後的我會不會變得固執又易怒、孤單又無助?

    你知道
    「老」的觀念已經在改變!老化已經能夠靠醫學治療?
    打開這本書!
    消除你對「老後生活」的不安與煩惱,
    讓每個人都能好好變老!

    老了,性格也會跟著改變嗎?
    什麼是長壽性格?什麼是早死性格?
    高齡人士為什麼動不動就發脾氣?
    還總是把家裡堆得都是垃圾?
    為什麼總是記得臉卻想不起名字?
    足不出戶容易罹患失智症?
    妻子過世,丈夫也跟著死去的原因?
    期待由家人照護是一種「家庭神話」?

    提早做準備,老來不憂鬱
    每個人都該閱讀的一本書
    我們總是害怕變老,那是因為對老後的自己與生活不了解,
    研究老人心理與行為45年的醫學博士,
    提供112個關鍵字,解讀高齡人士背後的思考迴路,
    不僅能夠幫助與父母、祖父母等年長者溝通,
    也有助於及早面對老後的自己,
    讓你擁有自在、優雅又有尊嚴的老後生活。

    CASE1 從幾歲開始算是老人?
    你知道我們的主觀年齡通常低於實足年齡嗎?現在對於「高齡人士」的定義要比二十年前年輕十歲。六十幾歲還太年輕,目前的標準是七十五歲以上。
    理解「年老」的關鍵字

    CASE2 為什麼高齡人士只記得對自己有利的狀況?
    實際發生的狀況不可能只有好事,高齡人士不是故意不講,而是不記得或是不願想起。在這年紀只想用正面的事物填滿所剩無幾的記憶容量。比起負面資訊,高齡人士更樂意接受正面資訊。
    理解「記憶」的關鍵字

    CASE3 長壽性格與早死性格
    老了性格就會改變嗎?會變成什麼樣子呢?美國奧勒岡大學心理學家戈德堡(Lewis R. Goldberg)提倡的「五因素人格模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性格會影響壽命與健康。
    理解「性格」的關鍵字

    CASE4 堅持自己開車的原因
    高齡人士仍然堅持開車,是與「能夠實現自己想法的感覺」有關,至於會引起交通事故,並不是忘記車要怎麼開,更主要的原因其實是認知能力與瞬間判斷速度降低的緣故。
    理解「自我效能感」的關鍵字

    CASE5 明知是詐騙仍然上當受騙的原因
    原因有三:1希望「自己是有用的人,可以幫助身邊的人」。2對於「有好處拿」沒有抵抗力。3太過自信,認為「我很聰明、很精明,用不著擔心」。
    理解「受騙心理」的關鍵字

    CASE6 動不動就發脾氣、易怒的原因
    退休後失去了藉由工作得到的社會價值和生存意義,每天的生活過得很無趣;或是數位快速發展,在生活上碰到很多資訊相關的壓力,情緒就會像杯子滿溢出來的水一樣失控,表現在外的就是憤怒。
    理解「憤怒」的關鍵字

    CASE7 有明顯的妄想與反社會行為的原因
    高齡人士平常對外來的資訊不太有反應,但只要是與自己有關的事物,就會立刻注意到,這種落差導致高齡者覺得別人「總是」在說自己的壞話。他們把社會大眾視為敵人,把家裡堆成垃圾屋……這種心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理解「孤獨」的關鍵字

    CASE8 為什麼會急速衰老?
    壯年期延長,因此縮短了現代人適應老化的時間。原本健康生活的高齡人士突然急速老化。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家人該如何因應這種情況?
    理解「老」的關鍵字

    CASE9 足不出戶容易罹患失智症?
    減少與外界接觸,會大幅提高罹患文明病與失智症的風險。儘管有些麻煩,但人際關係的交流,可避開許多危險。
    理解「失智症」的關鍵字

    CASE10 無法三代同堂的原因
    不同世代價值觀不同,容易衍生出意想不到的嚴重摩擦。父母、子女、孫子女同住的三代同堂家庭,有時會放大各種問題。為了讓彼此都有愉快的生活,應該怎麼做?
    理解「同住」的關鍵字

    CASE11 妻子過世,丈夫也跟著死去的原因
    妻子過世,丈夫突然癡呆或隨後跟著離世的情況經常發生。是心理上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男人與女人的「老化方式」不同嗎?
    理解「寂寞」的關鍵字

    CASE12 不與社會脫節的生活方式
    自立(自律)的同時,做不到的事就大方拜託別人。如何從依賴、被依賴中找到幸福的生活方式?
    理解「自律」的關鍵字

    CASE13 照顧者心態與被照顧者心態
    我們總有一天會成為別人的負擔,這是無法避免的事實。不管是照顧者或被照顧者,都需要改變觀念。建立彼此都不勉強、能夠毫無顧忌依賴的關係。
    理解「被照顧者心情」的關鍵字

    CASE14 老了反而能夠打造「理想的自己」
    有些人老了更能夠發揮豐富的才華;相反地,也有人早早就身心健康出問題,過著痛苦又冗長的老年生活。為了迎向更美好的老化,我們能夠做什麼?
    理解「多采多姿的老化」的關鍵字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還年輕,離老年還很遙遠,
    其實不然,想要有一個優雅又有尊嚴的老年生活,
    有些觀念必須先知道!

    老年行為學權威、大阪大學名譽教授佐藤真一,透過精細的分析,解說老後的心理與行為,並傳授如何與高齡人士有效溝通的技巧!

    在各種情境中,我們總是難以理解高齡人士的行為:如「總是不高興、經常發火」、「常常被騙」、「固執地堅持自己開車」、「住處總是雜亂及擁擠」等等,透過理解高齡人士的思考和感受,便可以使溝通更加順暢!

    本書不僅適用於需要經常與高齡者接觸的人,包括照顧、服務行業的從業者,還適用於與老年父母一起生活,或對「老去」有恐懼不安感(對自己或伴侶)的中年人。


    幸福推薦 (依姓名筆劃排序)
    朱為民/臺中榮總家醫部家醫科主任
    李若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林經甫/醫師、FB粉專「時尚老人」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畢柳鶯/復健科醫師、《斷食善終》作者
    張曼娟/作家
    黃惠如/暢銷書《慢老》作者
    劉大永/臺安醫院骨科主任
    蔡宜蓉/高雄醫學大學推廣教育與數位學習中心主任(樂齡十年學制)

    顧客評論:


    此作者的其他作品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