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風編輯書評:
人生最好的投資是耐心
— 讀《別再看股價了》
(本文作者:采風編輯)
別讓一次下跌毀了你的信心,別讓一次上漲沖昏了你的頭腦。
股價每天的起伏,不過是市場的噪音,真正決定你財富與人生的,從來不是眼前的數字,而是你能否看清長期的價值。
讀完《別再看股價了》,給人最大的感受是:這不是一本只教你如何炒股的書,而是一種生活態度的提醒。書名看似在勸投資者不要再盯著股價起伏,其實它在告訴我們:別讓短期的波動牽動情緒,更別讓每天的漲跌左右人生。
這本書的作者 J. F. Dodaro 曾在一家管理資產規模超過萬億美元的基金公司工作,親自管理過「11 位數」的股票型投資組合。同時,他還是矽谷的一位創業者和 CEO,創辦過專注於核能奈米材料研發的企業,並獲得過風險投資支持。可以說,他既有華爾街的實戰經驗,也有創業者的長期視野,因此書中的觀點既務實又透徹。
股價只是市場情緒的溫度計,並不是企業價值的真實寫照。投資最重要的是看企業能否長期成長,而不是今天漲了還是跌了幾個百分點。頻繁看盤,不但不會讓你賺得更多,反而更容易在恐慌中殺低、在貪婪中追高。真正的財富來自長期持有和複利累積,就像種樹,種下去之後,不是天天刨開土壤看根長了沒,而是給它時間,慢慢等它長成參天大樹。
這種思路與巴菲特、芒格一脈相承。巴菲特說過:「股市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稱重機。」芒格則提醒我們:「如果你不能控制情緒,就不可能在投資中賺錢。」他們的智慧在於:看價值,不看價格;長期持有,擁抱複利;保持理性,克服情緒;專注自己理解的領域,而不是盲目跟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彷彿聽到他們在耳邊不斷重複這些箴言。
更打動我的是,這本書的道理不只適用於投資。健身時,天天照鏡子可能看不到變化,但一年後你會發現身材已大不相同;學習時,每天背一點單字,短期內或許沒感覺,但堅持下來,能力會悄然成長。人生中的許多事情都是如此——真正的進步需要耐心,需要把注意力從結果轉移到過程。
作者提出,一年只交易四次,其實是降低情緒干擾的好方法。
- 如果你天天交易,你的情緒就像雲霄飛車:今天開心,明天焦慮。
- 如果你只在固定的時間點做決策,你會更冷靜,更容易基於理性做出判斷。
這就像是給自己設立「冷靜期」,避免衝動操作。
因此,這本書最有價值的地方,不是教你哪支股票會漲,而是教你一種心態:在嘈雜的市場中保持冷靜,在誘惑與恐懼面前堅持理性,不為短期所惑,才能真正收穫長期的成長。
少看價格,多看價值;少盯噪音,多守耐心;少一點焦慮,多一份篤定。
這才是投資的智慧,也是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