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漕運與青幫

    運河漕運與青幫
    繁體中文版

    作者:
    吳光清
    出版社:
    白象文化
    出版日期:
    05/01/2021
    EAN:
    9789574379224
    庫存量:
    購買後立刻進貨
    原價:
    $34.70
    采風價:
    $29.50
    +
    -
    加入購物車
      中華民族的祖先們,很早以前就發現利用水道的交通運輸,具有經濟與省力的持點,加上中國民眾勤勞、智慧與堅強的毅力,一代接一代的努力,逐步發展了水道的交通運輸,穫得豐碩的成果。

     

      從公元前四八六年開鑿「邗溝」算起,中國古運河己有二千五百年的歷史,較之歐州一八三二年在瑞士不過五十公里的果達運河,與一八六九年完成一百七十三公里的蘇彝士運河及南北美州間長八十二公里的巴拿馬運河。但無論從開鑿的歷史及河道的長度來看,中國的古運河都是世界運河之最,其長度是貫通歐亞蘇彝士運河的數十倍之多。

     

      在機器還沒應用到交通的年代,陸路靠步行,馬匹及馱獸其運量不但有限而耗費甚大,辛勞更甚。而水路則以船隻木筏或竹筏,其中船隻的載重是最適於遠程運輸的,既便利又經濟。中國的江河大都是由西向東流的,所以東西間水路交通比較發達,直到大運河開鑿後,南北水流的運輸,在五大水系間得以暢行無阻,於是所有貨品得以暢其流。大大地促進了南北地區經濟與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幾千年以來,大家公認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發展領先長江流域,但籍著大運河連續到南方,使長江流域後來居上,更由於航運的暢通,沿運河出現了,北京、天津、滄州、德州、臨清、濟寧、准安、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嘉興、杭州等諸多商業繁榮,文化發達人口眾多的城市。

     

      同時大運河也是中國與外國交往的重要孔道,其沿岸的天津、揚州、杭州在歷史上都是對外非常重要通商口岸。由此開拓了通往世界的海上貿易。

     

      逝者如斯夫,不舍畫夜,如今古老的大運河,依然汨汨流淌,對緊鄰的地區航運、灌溉和排洪、排澇,仍有巨大的功能與作用,仍然可造福居住於兩岸的廣大的人民呢!

     

      青幫在運河水路運輸的社會形態,就今而言即為水運公會己達百年之久,也可以說甚為稀有。現在根據史料,記述幫會社會勢力所及的範圍,就可看到他們在清廷雍乾年間,潛在的社會力量,是如何的浩大。

     

      漕運,便是水道運輸糧食的總稱。由水道運穀置於京師,或供應軍旅,成分儲倉廠,都叫作漕運。明、清之間,漕運成為專指運河的糧食而言。

     

      運河有廣狹的兩種意義。狹義的運河,自北起北平,南迄杭州,縱貫冀、魯、蘇、浙四省的南北運河。這條河道,當初起於春秋時代的吳開邗溝開始。 以後歷隋、唐、元、明、清,到了康熙時代,才開出中河而大成。由春秋以至秦、漢、南北朝之間,運道多出於黃河為主,故統稱為河運。

     

      雍正乾隆時代,以及滿清中葉期間,青幫負擔漕運的水程,所謂南北通漕,乃專指南起浙江,北至北京的一路。由通州至運河,水程約計二千五百餘華里。中程水勢順逆不同,河名也不一律。例如由杭州到常州、鎮江等處,逆流上水行舟的一路,便名為江南河。過江至瓜州,接通淮河,逆水上流,便名為漕河。由台莊至號莊,便是東閘,水勢逆河上流。轉莊而至南旺,也是逆而上流。下南旺便為臨清,此處乃順流而下,都為閘河。出臨清至天 津,也是順流而下,便為衛河。由天津而到北通州,仍是逆流而上,便名為北運河。其餘如黄河、長江水路等等,便非青幫直接勢力所及的範圍了。

    顧客評論: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