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可以安靜聽我說嗎:用資深心理諮商師的「傾聽技巧」,當下轉換孩子的情緒、激發成長動力!

    爸媽,可以安靜聽我說嗎:用資深心理諮商師的「傾聽技巧」,當下轉換孩子的情緒、激發成長動力!
    繁體中文版

    作者:
    松本文男
    出版社:
    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
    09/29/2016
    EAN:
    9789869354943
    庫存量:
    購買後立刻進貨
    原價:
    $28.60
    采風價:
    $24.30
    你真的有把孩子的話「聽進去」嗎?
    聽完之後,講道理、說教、搶話都是「無效傾聽」!
    其實,孩子只是希望你能「用心聽」
    資深心理諮商師教你,讓親子關係從「不敢說」到「無話不說」的傾聽溝通課

      ◆ 孩子越大話越少?說粗話、情緒暴走、意志消沉……
      建立雙向的親子溝通模式,從「正確傾聽」開始

      孩子上了國中,每次對話他只會回應「嗯」或「沒有」?

      想要幫忙孩子,但是孩子卻因此大發飆,或只會說「很煩!」、「走開啦!」

      父母是不是總覺得孩子長大,話變得越來越少。其實,導致這種冷漠的親子關係最大原因,都是因為父母沒有「正確傾聽」。有時孩子只是需要父母「好好的、安靜的」聽他說話,說教、責備、敷衍、搶話……都不算是真正的傾聽,請父母檢視自己是否正用這些「假聽」方法在聽孩子說話:

      【錯誤1】只聽「自己想聽的話」

      只對「自己想知道的事情」感到關心,例如當孩子提到他最近熱衷的電玩遊戲時,你卻回應:「不用說這個了,說說今天學校發生了什麼事吧!」

      》》》這樣並不是在享受和孩子對話的樂趣,而是打斷孩子的話,開始進行「確認」,久而久之孩子便會覺得「我的事微不足道」,因而慢慢失去自信。

      【錯誤2】雖然有回應,但其實根本沒聽進去

      當孩子努力表達想法時,有些家長連孩子的臉都不看,只是敷衍回應「嗯、嗯」。這種狀況多出現在家長較為忙碌的時候。例如:

      孩子:「那個啊,小舞買了新的鉛筆盒喔,超可愛的!」

      家長:「哇,這樣呀!」(但是沒看孩子的表情,不停地折衣服)

      》》》像這種根本沒有眼神接觸的聆聽,是一種表示「對對方的話沒興趣」的態度,這樣會導致孩子覺得父母不關心自己。

      【錯誤3】總是不知不覺搶了孩子的話

      孩子說話時,有時會找不到適當的措辭,這時不少家長會說:「你要講的應該是這個吧?」,或是把孩子想說的話「搶先一步說出來」。

      》》》即使家長推測孩子的話是出於好意,但是對孩子而言,這樣並無法得到「完整傳達自己想法」的感覺,同時也會在不舒坦的狀態下結束對話。

      【錯誤4】明明是在聽孩子說話,卻不知不覺變成了說教

      有些父母總是在孩子說話說到一半時,開始像機關槍似的對孩子唸個不停,例如:

      「我覺得你那樣做不對喔!你應該要……」這時父母的立場便再也不是「聽孩子說話」,而是變成「對孩子說話」。

      》》》如果孩子一開口說話,就立刻到批評責罵,孩子就會再也不想說話,同時也會覺得自己本身遭到否定。

      ◆孩子獲得「被聆聽」的滿足,就能正向成長

      本書作者為日本知名的傾聽諮商師,他認為「用心傾聽孩子」比用責罵或批評的方式,更能成為孩子的支柱。透過正確的傾聽可以增加孩子的「心理能量」,而「心理能量」就是一種能讓孩子「想要有所成長」、「想要成一個更好的人」的力量,也可以說是行動力、實踐力。若是改變「傾聽的態度」來理解孩子的言語,那麼孩子就會出現這些變化:

      1.孩子覺得「被認同」後,什麼事都想和父母分享。
      2.做事情更有動力、主動積極,不再懶懶散散。
      3.提昇自我肯定感、充滿自信,擁有一顆堅毅的心。
      4.對學習、運動擁有豐富好奇心,勇於挑戰新事物。
      5.孩子能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變得更獨立。

      ◆「不說教批評,理解對方的所有情緒」是傾聽的第一步

      作者從心理學的治療方法出發,提出正確傾聽的第一步就是「讓心變得透明」,也就是必須先把自己的想法、意見、判斷等拋在腦後,以空白的狀態去聽孩子說話。另外還有:

      1.把「我希望孩子……」、「我不希望孩子……」的心情拋到一邊
      2.不要在回應裡摻雜「道理」或「指示」,孩子才能完全說出心裡的話
      3.別說:「你應該○○」要是搬出了道理,就無法理解孩子的感情
      4.不要拿以後的事情恐嚇孩子,例如「要是你做那種事,就會跟不上別人」。
      5.不要拿過去的事來說來感嘆現狀,例如「你以前明明是個乖孩子,現在怎麼……」。

      ◆ 傾聽後這樣回話,建立雙向的親子溝通模式

      ╳不用擔心這麼多啦,一定沒問題的!
      ○沒有人站你這邊,感覺一定很難受吧!
      →這樣只是否定孩子的情緒,這時應該同理並吸收孩子的不安,讓孩子感到安心。

      ╳又在打電動呀,功課寫完沒?
      ○你最近一直在玩這款遊戲耶,好玩嗎?
      →如果一直抱持嘮叨嫌棄的態度,孩子就會覺得「爸媽除了對讀書以外的自己之外,沒有一絲好感」,而無法在家裡放鬆,漸漸失去動力。

      ╳原來電玩遊戲就是這樣騙人的呀!
      ○這遊戲好深奧喔,難怪會讓人著迷呢!
      →當自己的興趣遭到父母否定,孩子也會覺得自己本身遭到否定,這樣會比毫不關心造成更大的裂痕。

      ╳你應該要先寫功課吧?寫完之後再去看卡通
      ○這樣呀,一直掛在心上會很難專心做事吧?
      →讓孩子自己確認步調和做法,孩子的動力就會提升,若是逐一給予提示,要求孩子行動,那麼孩子就會漸漸變得無精打采,甚至把情緒掩蓋起來。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